1. 關閉 AnyDVD
2. 刪除 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All Users\Application Data\SlySoft\AnyDVD\AnyDVD.chk
或是刪除 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All Users\Application Data\SlySoft 整個目錄
--最簡單的方式是:直接「搜尋」「AnyDVD.chk」後,砍了就行,這是最保險的做法,因為 AnyDVD.chk 這個檔會放在那個目錄底下,好像每台電腦會不一定。
P.S.如果找不到上面的AnyDVD.chk 檔,應該也找到不第3步裡的東西,這時,伊莉裡下載的 AnyDVD 目錄中都有「Key」這個檔,只有 1KB 大小,就執行(雙擊)「Key」這個檔,就會產生,然後才有辦法進行第3步。
3.「開始」-「執行」:鍵入「REGEDIT」,找到「HKEY_CURRENT_USER」目錄,底下「Software」-「SlySoft」-「AnyDVD」-「Settings」-右邊欄位有「CheckUpdate」(雙擊或右鍵皆可),將數值改為 0(十進位、十六進位沒有差別),按「確定」。
4. 重新啟動 AnyDVD -> 搞定!
如果是灌新的版本,灌完之後,執行「Key」,然後照做第1、2、3應該就可以。
- Oct 31 Sun 2010 11:20
ANYDVD過期解決方法,ANYDVD到期解決方法
- Jun 10 Thu 2010 22:11
98下,詩詞選,期末考問答題:宋詞興盛的原因
詞經晚唐、五代的成長發展時期,到宋代達到高峰,它繁榮的原因有四:
一、社會環境助長詞風
北宋前期經濟發展快速,都市繁榮,人口增加,市民階層擴大,城市歌舞伎藝、樂曲新聲十分興盛。北宋都城汴京是當時政治、經濟、文化藝術的中心,自然也成為「新聲」、「曲子詞」創作的薈萃之地。都市繁榮為詞的興盛提供了客觀的條件,而詞經過整理、發展、繁榮,也適應了當時人民的審美需要。
二、君王貴族的提倡
帝王及貴族都普遍愛好歌舞樂曲,一方面滿足日常生活的娛樂需要,一方面用以點綴皇家的「太平盛世」。宋朝建立之後,把五代十國遺留下來的歌伎樂工集中到汴京,還搜集流散於民間的俗樂,當時的皇帝還自製「新聲」。許多達官貴人更流連坊間,或私蓄聲伎,競相填寫新詞。朝廷盛典歌唱新詞、達官貴人蓄養家妓、士大夫文人詩歌雅集,都促進了詞的創作的繁榮。
三、詞體本身的發展
詞自民間創作到文人創作,時間不長,加以晚唐五代文人詞多寫男女豔情,題材狹窄,體調也只限於小令,宋代詞便在內容上努力開拓,表現廣闊的現實生活,且在藝術上努力探索,勇於創新。隨著時代風尚及人們思想觀念和審美情趣的變化,由此形成宋代詞不同的發展階段與不同的風格體態,呈現出多彩多姿的繁榮景象。
四、胡樂番曲的傳入
胡番樂曲指西北少數民族和西域各國的樂曲。從西晉開始,它們已經大量傳入黃河流域。經過有唐一代與中原樂曲的融合,已經普遍流行全國各地。宋代與北方的遼、夏、金有頻繁的接觸,更進一步促進了音樂的交融。新的樂曲比傳統音樂具有新鮮的氣韻和強大的滲透力,它的廣泛流傳自然會對詞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。
- Dec 20 Sun 2009 23:33
文藻同學看這邊
只打完字,沒有校對,有錯漏難免。即使如此,寫考卷時同學們不能寫錯。請自行校對課本。郭爵源
北宋詞壇有三個大轉變:宋初詞壇首先是由文人詞起步佔領的,代表人物有晏殊、歐陽修、張先、晏幾道。宋初詞承接南唐五代餘韻,詞調多為小令,內容多為反映士大夫階層閒適自得的生活以及流連光景、感時傷序的情懷。
一、詞壇第一次轉變是從柳永開始的。柳永出入於風月場所,與樂妓、樂工往來甚密,無心於仕途,自稱「白衣卿相」,又說「忍把浮名,換取淺斟低唱(緩緩喝酒,聽歌妓曼聲歌唱),他在詞史上的貢獻有兩點:
1、在他之前,詞調主要是篇幅短小的小令,柳永發展成了篇幅較長的慢詞;
2、把詞引向俚俗,柳詞表現了市民的情趣,吸收了大量俚語入詞,寫得明白如家常語,使一般市民容易接受。
柳詞裡沒有隱約的寄託,有的是對生活對愛情的那股火熱的感情。他的詞以新的面貌和聲響征服了廣大讀者,葉夢得《避暑錄》說:「凡有飲水處,即能歌柳詞」,可見流傳之廣。
二、蘇軾從另一個方向改變了北宋詞風。如上所述,北宋前期基本上延續五代詞風,除了柔靡綺艷、綢繆宛轉之外,人們不知道有什麼別的寫法。經過蘇軾的努力,作為「艷科」的詞有了新的面貌。蘇軾改變了對詞的傳統看法,詞不再被視為消遣娛樂、佐歡陪酒的工具。他用詞來表現詩的傳統題材,從而開拓了詞的題材和境界,使詞取得和詩同等的地位和功能,詞於是也可以用來言志、詠懷、探究人生的意義,表達哲理的思考。蘇軾以詩為詞,他的作品有詩的沉鬱、詩的豪放與淳樸,而又統一於自然天成這麼一種蘇軾特有的風格上。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他的豪放詞,數量雖然不多,但顯示了新的方向,發生了深遠的影響,如〈念奴嬌──赤壁懷古〉等。
三、周邦彥是北宋最後一個大詞人,他的特點是以賦為詞,也就是用鋪陳方法為詞。柳永首先嘗試以賦為詞,周邦彥又加以發展,增加了鋪陳的角度和層次。柳詞多平鋪直敘,周詞則善於迴環往復。他常常寫一個有首有尾,有開有合的過程。此外,他的詞著意協調音律,雕鏤詞句,是格律詩派的代表人物。他是北宋詞集大成者,又對南宋姜夔、吳文英發生重大影響,可以說是北宋詞和南宋詞的重要樞紐。